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笔记 >  自媒体类 >  文章详情

《盐铁论》周秦第五十七原文及翻译

豆豆   2025-09-18 10:01:01   62人已围观

【原文】

御史曰:“春秋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绝之人伦也。故君不臣,士不友,于闾里无所容。故民耻犯之。今不轨之民,犯公法以相宠,举弃其亲,不能伏节死理,遁逃相连,自陷于罪,其被刑戮,不亦宜乎?一室之中,父兄之际,若身体相属,一节动而知于心。故今自关内侯以下,比地于伍,居家相察,出入相司,父不教子,兄不正弟,舍是谁责乎?”


【译文】

御史说:“在春秋时期,没有名分的人,被称为盗贼,这是为了鄙视受刑的人并断绝他们的人伦关系。所以君主不把他们当臣子,士人不与他们为友,在乡里没有容身之处。因此百姓以犯罪为耻。如今不守规矩的百姓,触犯国家法律却互相推崇包庇,抛弃亲人,不能守节殉道,互相牵连逃亡,自己陷入罪行,他们受到刑罚杀戮,不也是应该的吗?一家之中,父子兄弟之间,就像身体相连,一个关节动,心里就能感知。所以现在从关内侯以下,按地域编成伍,在家互相监视,出入互相监督,父亲不教育儿子,兄长不纠正弟弟,除了这还能责备谁呢?”


【注释】

春秋:指春秋时期。

无名号:没有名分或称号。

云盗:称为盗贼。

刑人:受刑罚的人。

人伦:人际关系或伦理道德。

闾里:乡里或民间。

不轨之民:不守规矩的百姓。

公法:国家法律。

相宠:互相推崇或包庇。

伏节死理:守节殉道。

遁逃:逃亡。

关内侯:古代爵位名。

比地于伍:按地域编成伍(古代户籍单位)。

相察:互相监视。

相司:互相监督。


【原文】

文学曰:“古者,周其礼而明其教,礼周教明,不从者然后等之以刑,刑罚中,民不怨。故舜施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轻重各服其诛,刑必加而无赦,赦惟疑者。若此,则世安得不轨之人而罪之?今杀人者生,剽攻窃盗者富。故良民内解怠,辍耕而陨心。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无贤不肖,莫不耻也。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义,恒于苟生。何者?

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由得受奉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妻子获其饶。故或载卿相之列,就刀锯而不见闵,况众庶乎?夫何耻之有!今废其德教,而责之以礼义,是虐民也。春秋传曰:‘子有罪,执其父。臣有罪,执其君,听失之大者也。’今以子诛父,以弟诛兄,亲戚相坐,什伍相连,若引根本之及华叶,伤小指之累四体也。如此,则以有罪反诛无罪,无罪者寡矣。

臧文仲治鲁,胜其盗而自矜。子贡曰:‘民将欺,而况盗乎!’故吏不以多断为良,医不以多刺为工。子产刑二人,杀一人,道不拾遗,而民无诬心。故为民父母,以养疾子,长恩厚而已。自首匿相坐之法立,骨肉之恩废,而刑罪多矣。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匿之,其不欲服罪尔。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闻兄弟缓追以免贼,未闻兄弟之相坐也。闻恶恶止其人,疾始而诛首恶,未闻什伍而相坐也。老子曰:‘上无欲而民朴,上无事而民自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比地何伍,而执政何责也?”


【译文】

文学说:“古时候,周详地制定礼仪并阐明教化,礼仪周详教化明确,不服从的人然后用刑罚来区分,刑罚得当,百姓不怨恨。所以舜处罚四个罪人而天下都信服,这是诛杀不仁的人。刑罚轻重各得其当,刑罚一定施加而不赦免,只赦免有疑问的。像这样,世上怎么会有不轨的人而治罪呢?如今杀人的人能活命,抢劫盗窃的人致富。所以善良百姓内心懈怠,停止耕种而丧失信心。古时候,君子不接近受刑的人,受刑的人不是人,自身被流放诛杀而羞辱后代,所以无论贤与不肖,没有不以此为耻的。如今无德行的人,贪图利益而陷自身于罪,遭受杀戮羞辱而抛弃礼义,总是苟且偷生。为什么?

一旦进入蚕室(宫刑后修养的牢房,也指即将成为宦官),伤口未愈,就守卫君主,出入宫殿,还能得到俸禄,享受高官赏赐,自身尊贵荣耀,妻子儿女获得富足。所以有人位列卿相,面对刀锯之刑却不被怜悯,何况普通百姓呢?还有什么耻辱可言!现在废弃德教,却用礼义来责备百姓,这是虐待百姓。春秋传中说:‘儿子有罪,抓他的父亲。臣子有罪,抓他的君主,这是听政的重大失误。’如今用儿子来诛杀父亲,用弟弟来诛杀兄长,亲戚连坐,什伍相连,就像牵引树根波及花叶,伤小指而牵连全身。这样,就用有罪反过来诛杀无罪,无罪的人就少了。

臧文仲治理鲁国,战胜盗贼而自夸。子贡说:‘百姓都将欺骗,何况盗贼呢!’所以官吏不以多判案为优秀,医生不以多扎针为高明。子产刑罚两人,杀死一人,就路不拾遗,而百姓没有诬告之心。所以作为百姓父母,应该像抚养病弱子女一样,增长恩情厚意而已。自从首匿连坐的法律建立,骨肉恩情废弃,而刑罚罪过增多了。父母对于子女,即使有罪也隐藏他们,这是不想让他们服罪罢了。听说儿子为父亲隐瞒,父亲为儿子隐瞒,没听说过父子互相连坐。听说兄弟缓追以免除贼害,没听说过兄弟互相连坐。听说憎恶恶行只针对本人,痛恨开始而诛杀首恶,没听说过什伍互相连坐。老子说:‘在上者无欲望百姓就淳朴,在上者无事端百姓就自然富裕。’君主像君主,臣子像臣子,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按地域编伍干什么,执政者又责备什么呢?”


【注释】

周其礼:周详地制定礼仪。

明其教:阐明教化。

四罪:指舜处罚的四位罪人。

不仁:不仁德的人。

蚕室:古代受宫刑后养伤的地方。

宿卫:守卫。

奉禄:俸禄。

食大官:享受高官待遇。

卿相:高官。

刀锯:指刑罚。

闵:怜悯。

德教:道德教化。

礼义:礼仪道义。

相坐:连坐。

什伍: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首匿:藏匿首犯。

骨肉:指亲人。

恶恶:憎恶恶行。

老子:道家创始人老子。

君君臣臣:君主像君主,臣子像臣子。


【原文】

御史曰:“夫负千钧之重,以登无极之高,垂峻崖之峭谷,下临不测之渊,虽有庆忌之捷,贲、育之勇,莫不震慑悼栗者,知坠则身首肝脑涂山石也。故未尝灼而不敢握火者,见其有灼也。未尝伤而不敢握刃者,见其有伤也。彼以知为非,罪之必加,而戮及父兄,必惧而为善。故立法制辟,若临百仞之壑,握火蹈刃,则民畏忌,而无敢犯禁矣。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严家无悍虏,笃责急也。今不立严家之所以制下,而修慈母之所以败子,则惑矣。”


【译文】

御史说:“背负千钧的重物,去登无顶的高山,悬在陡崖峭谷,下临不可测的深渊,即使有庆忌的敏捷,孟贲、夏育的勇猛,没有不震惊恐惧的,因为知道坠落就会身首肝脑涂在山石上。所以没被烧过却不敢握火的人,是看到火会烧伤。没受伤却不敢握刀的人,是看到刀会伤害。他们知道做坏事,罪行一定施加,而且杀戮波及父兄,必定恐惧而做好事。所以设立法律制定刑罚,就像面临百仞深谷,握火踏刀,那么百姓害怕忌惮,就不敢犯禁了。慈母有败家子,是因为小不忍耐。严厉的家庭没有强悍的奴仆,是因为责备急切。现在不建立严厉家庭用来控制下属的方法,却学习慈母导致败子的做法,那就糊涂了。”


【注释】

千钧:极重的重量单位。

无极之高:无顶的高山。

峻崖:陡峭的山崖。

庆忌:古代传说中的敏捷之人。

贲、育:孟贲和夏育,古代勇士。

震慑:震惊恐惧。

悼栗:恐惧发抖。

灼:烧伤。

刃:刀剑。

立法制辟:设立法律制定刑罚。

百仞:极高的深度。

犯禁:违反禁令。

慈母:慈爱的母亲。

败子:败家子。

严家:严厉的家庭。

悍虏:强悍的奴仆。

笃责:急切责备。

惑:糊涂。


【原文】

文学曰:“纣为炮烙之刑,而秦有收帑之法,赵高以峻文决罪于内,百官以峭法断割于外,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栗。诗云:‘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哀今之人,胡为虺蜥!’方此之时,岂特冒蹈刃哉?然父子相背,兄弟相嫚,至于骨肉相残,上下相杀。非刑轻而罚不必,令太严而仁恩不施也。故政宽则下亲其上,政严则民谋其主,晋厉以幽,二世见杀,恶在峻法之不犯,严家之无悍虏也?圣人知之,是以务和而不务威。故高皇帝约秦苛法,以慰怨毒之民,而长和睦之心,唯恐刑之重而德之薄也。是以恩施无穷,泽流后世。商鞅、吴起以秦、楚之法为轻而累之,上危其主,下没其身,或非特慈母乎!”


【译文】

文学说:“商纣有炮烙的刑罚,而秦朝有没收家属的法律,赵高用严峻条文在朝廷内定罪,百官用苛刻法律在外断案,死者互相枕藉,受刑的人随处可见,百姓侧目而视叠足而立,不寒而栗。诗经说:‘说天很高,却不敢不弯腰。说地很厚,却不敢不轻步。可怜现在的人,为何像毒虫一样!’在这种时候,岂只是冒险踏刀呢?然而父子互相背离,兄弟互相轻慢,以至于骨肉相残,上下相杀。不是刑罚轻而惩罚不坚决,而是法令太严而仁爱恩惠不施予。所以政治宽和则下属亲近上级,政治严厉则百姓谋害君主,晋厉公被幽禁,秦二世被杀,哪里是严刑峻法不被触犯,严厉家庭没有强悍奴仆呢?圣人明白这一点,因此致力于和谐而不致力于威势。所以汉高祖简化秦朝苛法,来安慰怨恨的百姓,而培养和睦之心,唯恐刑罚太重而德政太薄。因此恩泽施予无穷,流传后世。商鞅、吴起认为秦、楚的法律太轻而加重它,对上危害君主,对下葬送自身,或许不只是慈母的问题吧!”


【注释】

炮烙:商纣的酷刑。

收帑:没收家属为奴。

赵高:秦朝权臣。

峻文:严峻的法律条文。

峭法:苛刻的法律。

侧目:斜眼看,表示恐惧。

重足:叠足而立,形容恐惧。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诗云:指诗经中的句子。

虺蜥:毒虫,比喻小人。

骨肉相残:亲人互相残杀。

晋厉:晋厉公,被幽禁。

二世:秦二世,被杀。

峻法:严刑峻法。

高皇帝:汉高祖刘邦。

约秦苛法:简化秦朝苛刻法律。

商鞅:秦国变法者。

吴起:楚国变法者。

累之:加重刑罚。


全文主要内容总结:这段对话是御史与文学就刑罚严苛与德教宽和进行的辩论,御史主张严法威慑以禁犯罪,文学则强调德教仁政更能促进社会和谐。


分享到:

编辑发布时间:2025-09-26 1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