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笔记 >  自媒体类 >  文章详情

《盐铁论》击之第四十二原文及翻译

豆豆   2025-09-03 10:31:37   33人已围观

【原文】

贤良、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


【译文】

贤良、文学被授予官职后,都被任命为列大夫,他们向丞相和御史大夫辞行。


【注释】

贤良文学: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指被荐举的儒生  

列大夫:朝中大夫官职的统称  

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御史:御史大夫,掌管监察百官


【原文】

大夫曰:“前议公事,贤良、文学称引往古,颇乖世务。论者不必相反,期于可行。往者,县官未事胡、越之时,边城四面受敌,北边尤被其苦。先帝绝三方之难,抚从方国,以为蕃蔽,穷极郡国,以讨匈奴。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辽远不遂,使得复喘息,休养士马,负绐西域。西域迫近胡寇,沮心内解,必为巨患。是以主上欲扫除,烦仓廪之费也。终日逐禽,罢而释之,则非计也。盖舜绍绪,禹成功。今欲以军兴击之,何如?”


【译文】

御史大夫说:“此前讨论公务时,贤良、文学总引用古代事例,却严重违背现实需要。议论不必刻意标新立异,应以可实施为原则。昔日朝廷未对匈奴、南越用兵时,边境城邑四面受敌,北方尤其困苦。先帝消除三方祸患,安抚归顺的属国作为屏障,动员全国郡县力量征讨匈奴。匈奴如今疆域如兽圈般狭小,孤立无援,正是其濒临灭亡之时。若因路途遥远放弃追击,让其得以喘息休整兵马,甚至欺诈西域各国。西域邻近匈奴,若信心瓦解投靠匈奴,必成巨大祸患。因此陛下想要彻底清除隐患,不惜耗费粮饷。就像整天追逐猎物,疲倦就放弃,绝非良策。昔日舜继承基业,禹成就功业。现在我想发动军队出击匈奴,诸位认为如何?”


【注释】

县官:汉代对朝廷/皇帝的代称  

胡越:匈奴和南越  

蕃蔽:屏障  

仓廪:粮仓  

绍绪:继承事业


【原文】

文学曰:“异时,县官修轻赋,公用饶,人富给。其后,保胡、越,通四夷,费用不足。于是兴利害,算车舡,以訾助边,赎罪告缗,与人以患矣。甲士死于军旅,中士罢于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征发极矣。夫劳而息之,极而反本,古之道也,虽舜、禹兴,不能易也。”


【译文】

文学回应:“从前朝廷实行轻徭薄赋,国库充裕百姓富足。后来为防御胡越、沟通四方夷族,导致财政匮乏。于是推行盐铁专卖、计算车船税,用财产助边,允许赎罪和告发逃税,给百姓带来灾祸。士兵战死沙场,百姓疲于转运粮饷,加之连坐流放之刑,官吏征发已达极限。劳作后需休整,极端后需回归根本,这是自古的道理,即使舜、禹再生也不能改变。”


【注释】

算车舡:征收车船税  

告缗:告发隐匿资产逃税的行为  

转漕:水路转运粮饷  

科适:同“科谪”,刑罚与流放


【原文】

大夫曰:“昔夏后底洪水之灾,百姓孔勤,罢于笼臿,及至其后,咸享其功。先帝之时,郡国颇烦于戎事,然亦宽三陲之役。语曰:‘见机不遂者陨功。’一日违敌,累世为患。休劳用供,因弊乘时。帝王之道,圣贤之所不能失也。功业有绪,恶劳而不卒,犹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也。”


【译文】

御史大夫说:“昔日夏禹治理洪水时,百姓非常辛苦,疲惫于掘土运泥,但最终共享治水之功。先帝时期郡县虽忙于战事,但减免了三边徭役。俗话说:‘遇良机不行动者功败垂成。’一旦放跑敌人,将遗患数代。合理调配劳役保障供给,利用敌方困局把握时机。这是帝王治国之道,圣贤都不会违背。功业需持续传承,若因厌劳而半途而废,就像农夫因疲倦停止耕作。做事中止则前功尽弃,耕种懈怠则没有收获。”


【注释】

夏后:夏禹  

笼臿:挖运泥土的器具  

三陲:三方边疆  

见机不遂:遇到时机却不行动


【原文】

文学曰:“地广而不德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虎兕相据,而蝼蚁得志两敌相抗,而匹夫乘闲。是以圣王见利虑害,见远存近。方今为县官计者,莫若偃兵休士,厚币结和亲,修文德而已。若不恤人之急,不计其难,弊所恃以穷无用之地,亡十获一,非文学之所知也。”


【译文】

文学反驳:“领土广阔却不施德政的国家必陷危局,兵力强盛而轻侮敌者终将败亡。猛虎与犀牛相互争斗时,蝼蚁反而得势。两强相争之时,平民可能趁隙而起。因此圣明君主看到利益时必考虑危害,谋划远方时必顾及眼前。当今为朝廷谋划,不如偃旗息鼓休养士卒,用重金缔结和亲,推行文教德政。若不体恤百姓疾苦,不考量行动艰难,耗尽赖以生存的资源去争夺无用之地,损失十分仅获一分,这不是我们文学所能理解的策略。”


【注释】

虎兕:猛虎与犀牛  

偃兵:停止战争  

厚币:丰厚的财物  

文德:文教德政


全文主要内容总结:该段记录汉代盐铁会议上御史大夫与文学就匈奴问题展开的辩论,大夫主张乘胜追击彻底消除边患,文学则主张休兵养民施行德政,体现了武力征伐与怀柔安抚两种治国路线的交锋。


分享到:

编辑发布时间:2025-09-11 10: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