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笔记 >  阅读笔记 >  文章详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豆豆   2025-08-27 17:15:55   102人已围观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对前文“无名与有名”“无欲与有欲”的总结,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艺术和生活的案例来拆解其含义:

原句直译

“这两者(无名与有名、无欲与有欲)同源而名称不同,共同被称为玄妙。玄妙之中还有更深的玄妙,这是理解一切奥妙的门径。”

通俗解释

  1.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 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光既是“波”(无名、整体性)又是“粒子”(有名、具体性),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量子场论,共同解释光的本质。

    • 艺术中的抽象与具象:抽象画(无名、直觉表达)与具象画(有名、具体描绘)同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共同推动艺术发展。

    • 核心思想:看似对立的概念(如“无名”与“有名”、“无欲”与“有欲”)实则同源,只是名称不同。

    • 现代案例

  2.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 人工智能的发展:早期AI依赖“符号主义”(有名、规则明确),后来转向“连接主义”(无名、神经网络),如今两者融合(如深度学习),这种“玄妙”的演变仍在继续。

    • 心理学中的意识与潜意识:弗洛伊德提出“意识”(有名、可感知)与“潜意识”(无名、不可见)的区分,后续研究发现两者动态交互(如梦境解析),这种“玄妙”关系至今仍是研究热点。

    • 核心思想:这种对立统一的玄妙关系,并非一次就能理解,需要层层深入探究。

    • 现代案例

  3. “众妙之门”

    • 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有名、具体机制)与基因突变(无名、随机性)共同作用,推动物种演化,这种“玄妙”关系解释了生命的多样性。

    • 创业创新:创业者需要“无欲”的直觉(如发现用户未明说的痛点)和“有欲”的执行力(如开发具体产品),两者结合才能打开市场(众妙之门)。

    • 核心思想: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理解宇宙、生命、创新等一切奥妙的入口。

    • 现代案例

总结

老子这句话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

  1. 对立统一:看似矛盾的概念(如无名与有名、无欲与有欲)实则同源,共同构成完整系统;

  2. 动态演化:这种关系需要层层深入探究(玄之又玄),才能理解其本质;

  3. 实践指导:掌握这种辩证思维,是解决复杂问题(如科学突破、艺术创新、个人成长)的关键(众妙之门)。

现代启示

  • 遇到复杂问题时,尝试从“无名”(整体视角)和“有名”(具体视角)交替观察,往往能发现突破口;

  • 创新往往源于对“玄妙”关系的探索,如特斯拉将“可再生能源”(无名愿景)与“电池技术”(有名手段)结合,开创了电动车产业。




此两者,说的是无和有。前文说明了,道是世界的本质,这个本质分为无和有,就是无形的规律和有形的物质。这就是道德经最核心的方法论,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道无法用语言说清楚,于是就将其一分为二,这样就便于说明。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深入地研究。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就是说无和有虽然名字不同,但就像一对同卵双胞胎,同出于道。

同谓之玄的意思就是,无形的规律和有形的物质都预示着变化。规律和物质都不是确定不变,不增不减的,而是具有生命,不断生长变化的,规律孕育出新的规律,物质产生出新的物质,生生不息。



玄之又玄,就是一个变化了,另一个也要相应地变化。当有形的事物发生变化时,无形的规律也要根据新的情况而产生新的规律。长征中的四渡赤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次当敌人认为他们已经摸清楚红军的下一步思路时,我们就换一个新战法。面对新的战法,敌人就会有所应对,就产生了新的战况,战况就是“有”。战法就是“无”,根据新的战况制定新的战法就是无中孕育出的变化。战况瞬息万变,战法层出不穷。

当有形的事物发生变化时,无形的规律也随之变化,严丝合缝。妙是高手追求的目标,经历了无数次“无”和”有”的洗礼,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红军能做到调动敌人如臂指使,就是达到了妙的境界。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全句的意思是“以变化应对变化,是一切智慧的大门



分享到:

编辑发布时间:2025-08-29 1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