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笔记 >  阅读笔记 >  文章详情

4.2、预期:投资投的是未来

豆豆   2025-02-06 17:23:00   133人已围观

预期是一个与事实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对未来可能发生事情的提前预判。这个概念在金融投资领域至关重要,因为金融市场其实不那么在意过去,而更关注未来,也就是预期。

举个例子

一家上市公司现在一年的利润达到了100亿元,然而它的股价却可能持续下跌;另一家上市公司目前还在亏损,但是它的股价却可能持续增长。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预期的不同。

盈利100亿元的公司,很可能每年都是这个数,没什么变化,甚至由于经济形势、政策因素,它未来还有可能赚不到100亿元了,于是股价会下跌。

亏损的公司,虽然现在亏损,但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关键的技术突破,眼看着就要赚钱了。赚多少呢?可能明年赚0.1亿元,后年赚1亿元。看起来很少,但实打实地在增长,而且是加速暴涨,毕竟一年10倍呢!所以股价应该上涨,而且是暴涨。

为什么发布的经济数据不理想,但股市反而上涨?因为大家预期会有刺激经济的政策出台。为什么美联储加息的政策正式落地后,股市反而转跌为涨?因为坏消息总算落地了,往前看就意味着好事。

理解了预期,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涨跌了。但这还不够,要能够赚钱,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更重要的概念,即预期差。

有一句话说得好,投资是认知能力的变现。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变现呢?寻找预期差是一个重要思路。预期差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信息差。它指的是你掌握大部分人不掌握的信息。这个就不展开了,因为与专业机构相比,大部分人几乎很难拥有什么信息差。

二是速度差。一个消息出来,你比大部分人更敏锐、更早地认识到它会产生什么影响,从而能够赚到红利或提前逃离。

速度差并不需要那么强的认知能力,比如疫情出现——口罩需求增长,这是很容易就可以想到的逻辑。甚至你也不需要一定做那个最快的,而往往只需要做较快的一拨人之一就可以有收益。

这需要的是接到一个消息后,能够敏锐地去联想到投资机会或风险的习惯,以及看准了就去做的实践能力,而这些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三是认知差。面对同样的信息,你可以得出更高明、更准确的结论,并且知道市场中其他人的普遍看法。这就好比一道很难的题目,你不仅自己能做对题目,而且还知道绝大部分人会怎样做错这道题目。听着就很难吧?确实挺难的。但也正常,因为如果掌握了这种能力,在股市里赚钱就比较容易了。

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呢?关键在于持续地专注和聚焦。就像巴菲特那样,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某些公司和行业,不断地学习、研究,从而在这有限的领域获得比几乎所有人更深的理解。

我们都有自己的职业,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比如你学习的是车辆工程并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那么你可以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股票或基金投资。这样,一份时间投入就能发挥双倍作用,既能不断增进自己主业的发展,又能获得在这个领域远超一般人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投资收益。基金公司之所以青睐那些理工科博士出身或有实业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编辑发布时间:2025-02-06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