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天赋的类型?
豆豆 2024-09-20 09:34:57 310人已围观
前面已经说过,天赋和兴趣的区别在于,兴趣是自娱自乐,而天赋需要被传播出去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可以把天赋按照“领域”和“手段”分成两类。比如在我的天赋里面,“时间管理”“电影解读”“传统文化”“心灵成长”“科幻”属于“领域”,而“写作”“演讲”“做课程”“拍视频”等属于传播方式,也就是“手段”。简单来说,“领域”类一般是名词,而“手段”类一般是动词。
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区分呢?因为“手段”属于技能,任何人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都可以学会
。比如我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很一般;而且我性格内向,害怕说话,更害怕对外分享,演讲的时候声音都会发颤;最开始做演讲时,PPT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字,我基本上都照着念,如果PPT上没写,我就不知道该讲什么了。那个时候的我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今天的我可以写书、可以讲课,而且能从容地脱稿演讲,这得益于我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而“领域”和你的兴趣或特质有关,你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擅长就是擅长,不擅长就是不擅长,很难去勉强。“领域”的优先级高于“手段”,因为“手段”通过后天努力都可以学会,属于基本的、通用的技能。
你分清这两者的区别了吗?它们表面上都是天赋,其实大有不同。我们要学会区分哪些事情是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哪些事情是没必要做、浪费时间的。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下面我们再把天赋按照“现在”和“未来”进行区分。“现在”是指你现在做得不错,或是有所积累的;而“未来”是指你未来想做,现在还没有开始的。“现在”的优先级高于“未来”,因为“未来”还需要时间的积累,而“现在”是马上就可以看到成果的。
按照上面这个“四象限”图,把天赋放进相应的位置,这样是不是清晰多了?
当然,很多人在“手段”这部分可能是空白的,不用担心,你可以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和实践。在这方面你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直接去写、去分享、去拍视频就好了。只要有手、有嘴,马上就可以行动。即便你没有刻意地去学习,只是凭感觉行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你也一样可以把它们发展成天赋。比如我的写作、讲课都没有经过刻意的学习,完全是熟能生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