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笔记 >  人生目标 >  文章详情

什么是兴趣?

豆豆   2023-08-24 14:57:19   1098人已围观

第一、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指个体对某种活动、主题、领域或话题的感兴趣和喜爱程度。它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和投入时间的事物,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积极性和热情。在心理学上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例如,一些体育迷,一谈起体育便会津津乐道,一遇到体育比赛便想一睹为快,对电视中的体育节目特别迷恋,这就是对体育有兴趣。一些老京剧票友们,总喜欢谈京剧、看京剧,一遇京剧就来劲,这就是对京剧有兴趣。中华奇石馆馆长李文科介绍:“打锣卖糖,各爱各行”,就是说人们的兴趣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在实践活动中,兴趣能使人们工作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兴趣可以是广泛的,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领域,如艺术、科学、体育、技术、文化、自然等。

兴趣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好奇心:兴趣往往与好奇心紧密相连。当一个人对某个主题或领域感兴趣时,他们会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探索其中的细节和深度。

2. 积极性:兴趣会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投入。当人们追求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时,他们可能会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源。

3. 满足感:从追求自己的兴趣中获得满足感是很常见的。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或领域可以带来愉悦和满足感,提升生活质量。

4. 独特性:每个人的兴趣都可能是独特的,反映了他们的个性、价值观和经历。因此,兴趣也可以成为人们之间交流和连接的一个方面。

5. 持久性:兴趣通常是持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兴趣可能会保持或发展,甚至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所改变。

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生活选择、职业方向和娱乐活动。认识自己的兴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活动和社交圈子,以及充实自己的生活。

第二、兴趣的分类

1、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由物质的需要引起的兴趣,表现为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用品的兴趣,比如说对手机、电视机的兴趣。精神兴趣是由精神需要引起的兴趣,表现为对认识的兴趣或对文艺、体育、美术及社会生活的兴趣。并且精神兴趣越广阔,人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越具有朝气。

2、根据兴趣的指向性,可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如对电影、小说等兴趣;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的目的、任务和结果的兴趣。比如学习是为了光宗耀祖,就是追求活动结果的一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帮助学生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进行结合,有利于学生顺理成长。

3、根据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兴趣分为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

            短暂的兴趣随着某种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某种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稳定的兴趣不会因为某种活动的结束而结束,它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兴趣。

4、根据兴趣的效能,把兴趣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消极兴趣只有表面上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兴趣对象的感知和欣赏上。积极兴趣是一种有效能的兴趣,是有主动性质的兴趣。这时人们的兴趣不是停留在静观阶段,而是为了获得兴趣的对象去积极活动,对于搞文学创作的人或者对文学特别感兴趣的人,他们不只是欣赏还会去用精彩的语言描写。

5、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把多种多样的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其中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三种兴趣。各种经验、兴趣对应应设的课程。

image.png

第三、兴趣收集表格

          可以写下自己的兴趣:

          1、 【腾讯文档】兴趣收集表:https://docs.qq.com/form/page/DRUZhWlJRSmhtdlVt

          2、综合兴趣分类表 :https://docs.qq.com/sheet/DRVRNQ25wVXhrRmp0?tab=BB08J2


分享到:

编辑发布时间:2023-08-24 14: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