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2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豆豆 2021-05-15 16:55:39 172人已围观
一、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 一)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除明确规定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 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并计人所得税费用。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 产、 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 应确认相应的递延 所得税负债, 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与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 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人所有者权益。
( 二)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包括:
(1) 商誉的初始确认。
(2) 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中, 如果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 税所得额, 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 负债的人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 税暂时性差异的, 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
(3) 企业对与子公司、 联营企业、 合营企业等的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在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并且预计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 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时, 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需要指出的是,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 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人合并范围的企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 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 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但与直接计人所有者权 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除外。
( 三)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但 是, 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 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要求折现。 适用税率 是指按照税法规定, 在暂时性差异预计转回期间执行的税率。
二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 一)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
企业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 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减少所得税 费用。 在估计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除正常生产经营所得外, 还应考 虑将于未来期间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应税金额等因素。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根据交易或事项的不同情况确认 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 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 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以很 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部分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 对于与子公司、 联营企业、 合营企业等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如 果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 并且企业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可
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 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 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4) 与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人所有者权益。
( 二)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
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中, 如果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 得额, 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 负债的人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 时性差异的, 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 三)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 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 采用转回期 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要求折现。
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如果未来期间
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 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因上述原因减记以后, 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 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 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 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特定交易或事项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与当期及以前期间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 得税应当计人所有者权益。
四、所得税税率变化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影晌的确认和计量
因适用税收法规的变化, 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 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以反映所得税税 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除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关的调整金额应计人所有者权益以外, 其他情况下产生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当期所 得税费用 ( 或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