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笔记 >  金融授信 >  文章详情

授信类业务名词解释

豆豆   2020-01-09 14:11:33   1173人已围观

授信: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简单来说,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短期授信指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授信,中长期授信指一年以上的授信。

授信管理:

       授信管理是指企业对企业授予外部组织的信用进行的管理。授信管理主要包括客户档案管理、客户授信管理、应收账款分析评估和追收管理以及征信数据库管理等方面。

授信额度:

       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核定的短期授信业务的存量管理指标,一般可分为单笔贷款授信额度、借款企业额度和集团借款企业额度。只要授信余额不超过对应的业务品种指标,无论累计发放金额和发放次数为多少,商业银行业务部门均可快速向客户提供短期授信,即企业可便捷地循环使用银行的短期授信资金,从而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快捷性和便利性的要求。

授权:

       此授权是指商业银行对其所属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关键业务岗位开展业务权限的具体规定。常见的有POS刷卡消费时候的预授权。

预授权:

      预授权是授权的二级子类中的一种,预授权类业务指特约商户向发卡机构取得持卡人30天内在不超过预授权金额一定比例范围的付款承诺,并在持卡人获取商品或接受服务后由发卡机构进行承兑的业务。通俗讲就是先冻结银行卡内部分资金用作押金,后按实际消费金额结算的业务。无论是信用卡还是借记卡,都可进行预授权业务。但信用卡需要有足够的透支金额,借记卡需要有足够的账户余额。

信用证: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L/C),是指由银行(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的书面文件。即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信用证.jpg

贷款:

       贷款简单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钱。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 、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透支:

       透支是银行允许其存款户在事先约定的限额内,超过存款余额支用款项的一种放款形式。广义的透支概念还包括财政透支,即财政部门在财政存款支用完毕以后,在规定限额内继续签发支票,其款项由银行垫支。存款户对透支放款应支付利息,并有随时偿还的义务。透支有3种情况:

       ①、透支时提供抵押品的,称抵押透支;

       ②、不提供抵押品的,称信用透支;

       ③、银行同业间相互融通资金的透支,称同业透支。

       透支作为一种信贷方式,是造成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膨胀、货币金融市场混乱的直接原因之一。如果银行是依靠其原来吸收的各种存款和储蓄来透支,即不改变信用资金来源的数额而靠压缩原来的贷款来实现透支,这种透支是有物质基础的,不会给货币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实际上,透支往往引起银行信用资金的紧张,不得不靠增加货币发行来实现透支款项,这时的透支信贷就可能破坏原有的信贷平衡,造成信用膨胀。另外,透支信贷还可能带来投机行为。由于借款者在透支后只需支付透支款项的本息,因此,当货币市场上的资金利率高于透支利率时,借款者便有可能利用透支款项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这不仅给金融市场造成混乱,同时也给中央银行及国家对整个信贷资金和金融市场的控制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和中央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如规定透支范围、确定透支的最高限额、提高透支利率等,严格限制透支行为。

信用卡透支:

        信用卡透支是信用卡发卡机构给予持卡人在持卡购物消费时规定限额内的短期透支。对于贷记信用卡,允许 “先消费,后还款”,允许透支是重要的特征。对于借记信用卡,应 “先存款,后消费”,但在经审核确定属于善意透支并且还款有保证的前提下,也允许持卡人在急需用款时在较短时限内透支适量金额。透支利息一般比同期银行贷款高得多,发卡机构还有一整套措施防范和追索透支风险损失。

计息:

      计息是相对银行来说,是提前计算利息出利息,也就计提利息,目前,银行一般采用两种计息方法。一是对年、对月、对日计息法,即对一笔存款或贷款,先按整年、整月和整日分别计算利息,然后相加计算出整个存款期或贷款期的全部利息。二是日积数法,即对本金乘以天数算出日积数,再根据日积数乘以日利率得出全部利息。

结息:

      结息是将客户存款所得息计算出来入到客户账上,结息实际是指利息的实际给付。银行对一笔存款或贷款,并不是每天支付或收取利息,而是集中在特定的日期才实际收付利息。我国是对利率实行管制的国家,对存贷款利率的结息规则作了统一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1)活期存款由按年结息,调整为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次日付息。

(2)人民币各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利率由原来的一年一定,改为由借贷双方根据商业原则确定,可在合同期间按月、按季、按年调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的确定方式。



授信业务可参见中国人民银行法律法规:

1、《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


分享到:

编辑发布时间:2020-01-09 14:11:33